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之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临港新片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决战决胜之年。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外部打压遏制不断上升。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上海临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区域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建设者”为使命,坚持服务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海科创中心及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遵循,围绕特色化和可持续化发展,牢牢把握“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内部管理、统筹资源要素、联动协同发展”四大主线,围绕“着力增量,主要业绩指标不变;紧抓重点,重大工作目标不变;全力以赴,全面赋能一线不变”的目标,积极统筹公司经营“质”的有效提升和发展“量”的合理增长,追求“质”的提升,赋予“质”以新的内涵,通过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努力克服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扎实推进园区开发、运营服务和产业投资各项工作,推动公司经营能力持续增强,努力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
2022年,上海临港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创新蝶变,全力以赴防疫情,攻坚克难推复工,凝心聚力促发展,着力发展高质量产业、打造高品质园区、强化高效益经营、做强高效能服务、建设高素质队伍,扎实推进各项经营指标恢复重振,显示出强大的发展韧性。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5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663.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0.16亿元。
报告期内,上海临港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发挥国有上市公司“压舱石”、“顶梁柱”作用,用“八天八夜”的奋战造就临港方舱医院,做好方舱医院运营保障,构筑园区疫情防控网,全力守护园区和员工安全,帮助企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助园区企业稳产纾困,推动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完善园区服务保障体系,减免小微企业租金,提振企业信心,恢复园区经济活力,彰显国企特殊使命与责任担当。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园区企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50.36%,园区企业营收规模超过11,731亿元,同比增长11%,纳税总额超过320亿元,同比增长12%。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公司有序推进重点区域拿地,加速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打造一批高品质园区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全年新增土地储备面积约18.8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约184.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约58.2万平方米。数字江海首期项目实现“当年拿地、当年开工”,滴水湖金融湾二期、大飞机研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实现年内开工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共持有待开发土地面积39.8万平方米,各类物业载体总在建面积达562.1万平方米,较上年末增加94.63%,园区物业总在租面积301.6万平方米,较上年末增加38.5万平方米,增长14.63%。
公司围绕主责主业,积极开展“启航新征程、凝聚新力量、赋能新生态”劳动竞赛,加大招商引资和存量盘活力度,打造精品化、专业化的团队,以龙头驱动、终端带动、配套拉动、投招联动实现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全力推动园区资源联动、品牌营销、战略合作,实现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材料等多个领域项目落地。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调整收入结构,园区物业签约销售面积22.6万平方米,园区物业销售收入33.11亿元,园区销售物业毛利率41.35%;园区物业租金收入24.30亿元,较上年增长8.76%,园区物业租赁毛利率72.56%,比上年增加2.08个百分点。
公司深耕园区运营服务,深化园区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卓越科创园区建设和卓越开发企业打造,主动提升园区服务标准,增强园区服务品质,提高园区服务价值,深入开展园区满意度调查,全面赋能一线,通过打造环境更好、服务更优、政策更实的营商环境,全面支持园区企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园区服务及其他收入2.58亿元。
2022年,上海临港始终从国家全局出发,勇担国家使命,胸怀“两个大局”、认识“三个需要”、坚持“四个放在”、落实“五个重要”,服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重点任务。作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公司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将产业、园区和公司发展放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主动承接临港新片区重点区域开发、重大项目建设和特殊经济功能培育,紧抓临港新片区与浦东先行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带来的制度创新、政策突破和压力测试的先发机遇,聚焦产业强链补链,以更大力度对裉节问题和卡脖子领域谋划规划,加速布局新产业300832)新赛道,做好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公司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紧密结合临港新片区的制度优势、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端科技资源汇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围绕前沿产业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形成生态链,着力打造滴水湖金融湾、临港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临港新片区国际氢能谷、临港新片区信息飞鱼等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载体,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真正具有硬科技实力、掌握“卡脖子”关键技术、拥有一流人才团队的创新型企业,不断丰富拓展特殊经济功能的实践内涵,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为临港新片区产业和城市高质量快速发展注入新能量、增添新动能,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韧性和能级水平。
滴水湖金融湾是临港新片区推进开放型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的核心承载区之一,是临港面向未来,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构建金融服务新生态的重要窗口。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临港新片区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的战略目标,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立足“一城一带一湾”上海金融新发展格局,加快拓展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特色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培育金融服务业态,大力引进外资项目,先后引入汇丰银行、大华银行、国融证券等众多持牌类和投资类金融机构,完成毅峰资本QFLP项目、CLC联昌跨境人民币资金池项目、吉宝投资项目等多个临港新片区“首单创新”项目,落地了中石油、中远海运、招商局、中铝集团、通用电气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迪拜环球、德国贝仕、普洛斯、美设国际等众多高端航运和供应链主体,推动形成特色金融服务供给,举办首届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促进新兴金融生态体系发展,加速构建现代服务业功能体系,全力打造继外滩、陆家嘴之外的上海金融服务业第三极,全方位、高水平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创新发展。未来,公司将高位推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重大功能性平台在临港新片区尽快落地,着力将滴水湖金融湾打造成为新兴金融集聚的新高地、金融科技发展的样板间、对接国际规则的试验田、海内外金融人才的首选地,为更多外资企业在临港新片区布局创造机遇,全方位支持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
临港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以航空产业为特色,是上海市特色产业园之一。报告期内,公司立足“特殊经济功能区、特殊综合保税区”的“双特”优势,围绕“大飞机、大枢纽、创新谷、自贸港”的园区发展定位,坚持“围绕总装、服务总装、保障总装”原则,发挥临港新片区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政策优势、大飞机“工业皇冠”的产业拉动优势、浦东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全球联动优势,以国产C919大飞机批产交付为契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飞机产业特点与发展逻辑,充分利用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优势、大飞机产业的拉动优势、国际航空枢纽的全球联动优势,推进民用航空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水平集聚,引入GE发动机快修、华夏云翼等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全力打造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围绕航空适航认证、检测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服务功能,持续完善航空特色产业服务功能平台建设。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一个特殊综合保税区,承担着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使命。报告期内,公司着眼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任务,紧密结合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加快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提升临港新片区高端航运服务能级、更好配置全球航运资源,打造全球港口新标杆。公司充分利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制度优势,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培育特殊经济功能,加快国际冷链供应链服务平台、保税船供公共服务平台等功能性平台建设,更好的推动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融合;积极打造特色金融服务,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推进铂族贵金属交易平台等重大功能平台落地,加快构建特殊经济功能基础平台,实现金融要素市场在临港新片区集聚,推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打造新型贸易示范区、全球航运新枢纽、创新业态承载地,不断丰富拓展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实践内涵,形成全市经济强劲活跃增长极。国际氢能谷是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是上海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的特色产业园区。报告期内,公司加强氢能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及成果转化,利用临港新片区前沿开放制度、产业配套、空间承载、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综合优势,强化氢能产业链布局,围绕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及相关领域,深度挖掘氢能应用场景,构建氢能产业功能平台,成立上海氢交易所,设立氢能产业基金,筹建上海市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打造未来能源领域的技术策源地和产业引领区。“国际氢能谷”未来将成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助力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氢能发展先行先试区、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引领区。
临港新片区信息飞鱼坐落于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区,是上海建设国际数据港603881),实现信息便利交互和国际数据交易的主要承载地。报告期内,公司抢抓数据要素产业机遇,加快国际数据港建设,全力推进从“场景”到“产业”再到“生态”的“三点一线”发展战略,以跨境数科为依托,初步建立了顶科数字空间、数据跨境直连通道、数据存证设施等完整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招引重大项目,加快制度创新突破和创新试点落地,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进一步集聚,以高水平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临港立足全局、着眼未来,主动融入城市空间新格局,聚焦“3+6”新型产业体系,将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作为培育产业新动能的核心战略载体和创新平台,全力打造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通过发展高水平产业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司将践行国家战略和园区发展相结合,努力把国家战略的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的胜势,着力提升临港松江科技城(工业互联网)、浦江创芯之城、临港南桥智行生态谷等特色产业能级,在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网联等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促进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深耕临港,立足上海,融入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发展格局。目前,公司旗下漕河泾元创未来、浦江创芯之城、临港松江科技城(工业互联网)、南桥智行生态谷、临港新片区大飞机园、临港新片区信息飞鱼、国际氢能谷等7个园区被评为上海特色产业园区。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构建特色产业空间,打造城市地标建筑,推动G60科创走廊、数字江海等“一城一名园”建设,打造浦江创芯之城、基因未来谷等特色产业空间布局。公司置身城市发展大局,深耕园区产业集聚,深化园区产业研究,将打造特色产业链作为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举措,编制发布园区产业地图,形成产业链图谱,为产业载体建设、企业招商服务、功能配套完善提供指引和支撑,增强产业载体市场精准度和产品适配性,通过高精益产品更好集聚和服务优质企业。松江园区以工业互联网为特色产业,是上海市首个工业互联色产业园区,园区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
杏彩体育官网